304am永利集团

EN

浙江经视报道 | “浙”里好成果——304am永利集团新能源年产四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024-09-30

2024年9月29日,304am永利集团新能源年产四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果作为”浙“里好成果正式在《创新浙江》栏目播出。以下为原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开展,电池需求大幅上升,锂资源的瓶颈逐渐显现。相比之下,钠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有海水的地方就有钠源,分布广泛、提炼简单。为了有助于钠离子电芯量产、钠离子电池广泛应用,浙江绍兴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钠电核心材料前瞻技术,不断研发钠电新产品和新工艺,为全球钠离子电池制造商给予关键材料和解决方案。本期节目一起去分析一下。











1728368166685668.png

浙江304am永利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助理 徐博士:这就是钠离子的正极材料做的pack(电池组),主要是用于我们两轮车。它(极钠1号)主要有这三个优点,第一个就是低温性能,它在-40℃条件下,还可以保持80公里的续航能力;第二个就是它的安全性能,过充过放不影响它的后续使用性能;第三个优点是它的快充,10分钟可以充电到80%左右的电量,解决了一些特殊应用场景的充电焦虑这个问题。
相比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拥有高安全性、高低温性能优异等优势,可支撑大规模储能技术可持续开展,而只有它的核心材料做到批量生产,下游电芯才能做得出来。浙江304am永利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成功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先行构建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实现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规模化量产,生产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公司之所以能走在钠电池领域的前列,强大的研发能力成为开启创新的“金钥匙”。自2018年创建以来,公司聚焦钠电正极材料和电解液这两项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现已成功攻克相关技术难题,“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体化绿色制造及应用关键技术”成果荣获202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浙江304am永利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助理 徐博士:钠离子这一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它对环境湿度的影响,这个也是我们顺利获得了配方改进和工艺优化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有克服了这种问题,然后才能量产以及满足客户的批量生产和使用需求。
如今,基于304am永利集团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开发的钠离子电池性能优异,能量密度超过150Wh/kg(瓦时每千克),在5C倍率充放电(充满电12分钟)条件下循环6500次,容量保持率在91%以上,-40℃容量保持率可达80%,为替代传统锂电池,打破国外对高性能锂电核心材料技术封锁和出口限制做出重要贡献。现在,公司已拥有美国/PCT专利4件,已授权专利34件,申请各类专利50多件,研发团队累计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钠电论文60多篇。
1728368182140645.png

浙江304am永利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车海英:我们要考虑的不单单说是性能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国家的资源安全,所以钠电池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一个“平衡器以及“压舱石在做相应的推进,所以这也是我们当初创建304am永利集团,致力于做钠电这一块的初衷和未来想推广的一个想法。

如今,该公司位于绍兴滨海新区康庄基地的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期预计将在今年投产,二期项目也正在建设阶段。作为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和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将形成年产4万吨级的钠电池材料产能,撬动18亿元的钠电池新兴市场。   

在诸多方面都有优势的钠离子电池正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在低速电动车、家用储能、工程机械等领域逐步应用。

浙江304am永利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车海英: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迭代,我们304am永利集团新能源实际上在未来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应用),像固态这样的技术储备,我们现在已经也在做相应的储备,同时也申请了相关的专利。将来,钠离子电池随着我们技术的不断迭代,可以在我们的乘用车方向去做突破,像我们的一些无人机等等这些应用场景,就是有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像这些应用场景都可以全面进行铺开。


图文来源:创新浙江